地中海亞洲海洋聯盟(MAMA)成立酒會影片

本日(9月23日)成立酒會共邀請到涉海相關之產官學研貴賓共近160人蒞會,並由科技部次長鄒幼涵、交通部航港局葉協隆局長、前國防部副部長陳永康、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駐台代表柯思畢先生(Mr.…

「地中海亞洲海洋聯盟」成立 打造跨界、跨域、跨海洋資源整合平台

〈109年9月23日,台北訊〉台灣四面環海,以海立國,其生存發展與海洋息息相關。政府高度重視海洋政策與事務,近年來透過成立「海洋委員會」,制定《海洋基本法》,提出「海洋政策白皮書」,積極鼓勵全民關注海洋議題,實現海洋永續發展的決心。蔡英文總統「立足台灣、航向海洋」的期許,表示台灣不應以海為限,反要以海為重要出路。 「地中海亞洲海洋聯盟」(Mediterranean…

世界海洋日 喚起海洋保育的關注

海洋佔地球表面 72%,是地球最主要的生態系之一,更是生物多樣性的寶庫。從氣候調節、資源開發、交通運輸、和漁業捕撈,與人類關係密切。但人做為陸地的動物,以一般人而言,對於海洋的知識相對匱乏,海洋生態的保護和關注也相當稀缺。 為什麼關注海洋 海洋吸收了約四分之一由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因為儲存了93%溫室氣體所累積在地表的多餘熱量,導致海洋溫度升高,酸化、氧氣含量降低,嚴重影響了海洋生態和水下生物。加上人類對海洋的過度開發、捕撈、污染和破壞,讓海洋承受的強度不斷增加,因此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永續利用,成為《生物多樣性公約》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多邊談判的重要議題。 從人類生存角度,海洋資源是一種重要的食物來源,魚是蛋白質來源之一;150公克的魚肉就能提供成人超過一半的每日蛋白質需求。全球有32億人口依靠魚類做為基本蛋白質來源,因此先不論氣候暖化和海洋生態護育的環保層面,從糧食供應的角度,當養活數十億人口的海洋資源受到破壞而消失,同時也增加了對陸地生態系統的承載壓力,例如已經不斷減少的森林,和過度開發使用的農耕地等,海洋保護是一個需要正視的問題。 2018年全球魚產量約為1.79億噸,其中的1.56億噸最終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

友善環境 生態旅遊成時尚

生態危機也能是生機!台東縣卑南鄉富山漁業…

全球熱帶森林儲碳能力恐退居第二 森林砍伐是主因

2020 年 02 月 10 日 環境資訊中心外電;姜唯 翻譯;林大利…

我國發展海洋溫差發電之可行性分析

賴正義╱國研院科技政策中心研究員 科技發展政策報導  …

中國盜砂船千艘進攻「台灣淺堆」豐富漁產與石英砂面臨浩劫,抓到只關數月沒人怕

上下游記者 林怡均 位於台海中線上的「台灣淺堆」,是澎湖白金「土魠魚」的孵孕產卵之地,蘊含豐富漁業資源,然而過去二十年遭受中國「滾輪式底拖網」破壞海床生態,近期更有中國抽砂船在此盜採海砂,面臨生態浩劫。儘管海巡署加強查緝,但因違法僅判4到6個月,不具嚇阻作用,民間呼籲政府需儘速修法,提高罰則並加強空中偵察資源,才能保護台灣海底國土。 中國運砂船(照片提供_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台灣淺堆」面積約台灣三分之一,孕有豐富漁產及石英砂 台灣淺堆又被稱為台灣灘、南淺、台灣淺灘、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