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2(四)MAMA電子報
海洋政策
航港局辦理「109年引水人在職訓練高雄場」圓滿成功
為強化引水人對領航知識及船舶趨勢的瞭解,交通部航港局規劃辦理南北2場次引水人在職訓練。
其中高雄場於今(22)日舉辦,由航港局邀請前中華民國引水協會理事長丁漢利,透過資深引水人豐富的領航經驗,針對國內引水生態之演變等相關議題進行分享,另外也特別邀請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周顯光執行長講授無人船未來發展對港口安全之衝擊,藉此因應未來海運安全議題進行研析探討,讓與會引水人都能瞭解船舶科技最新發展及趨勢,圓滿順利完成。
航港局表示,引領船舶進出港的安全與效率攸關國家海運發展的競爭力,為維持雙方順暢溝通管道,航港局持續辦理全國引水人在職訓練,並致力於建立合作模式及協助引水人與港埠相關單位之意見交流,以利提升引水人引航安全。
智慧海洋
2020海洋創新與應用系列專題講座 透視海洋大數據/台銘新聞網
國家海洋研究院為呼應行政院「向海致敬」五大原則「開放、透明、服務、教育及責任」,鼓勵人民「知海」(知道海洋)、「近海」(親近海洋)及「進海」(進入海洋),於今(21)日在高雄軟體園區會議中心舉辦2020海洋創新與應用系列專題講座第4場次「透視海洋大數據」,讓更多人瞭解海洋、認識海洋。
專題講座共分為4個項目,第1項目「人工智慧與地形變遷」由國海院李孟學副研究員主講,李副研究員提到國海院為持續關注外傘頂洲之變化,特與國立交通大學合作,利用衛星影像、空載光達測量及無人載具(UAV)攝影等方式進行海岸地形變遷分析,並透過人工智慧(AI)技術的研發來改善現有的分析方法,提升其精度及工作效率,也讓聽者瞭解氣候變遷對台灣環境的衝擊與國土永續發展現況,進而反思解決之道。
第2項目為「如何從海洋環境大數據分析走向人工智慧?」,由正修科技大學休閒與運動管理系方力行講座教授主講,方教授會中提到其團隊利用長年經驗累積及多樣模式的建立,提供現今海洋生態環境資訊人工智慧化(AI)機器學習所需之資訊,可在過程中檢驗判斷其深度學習之結果是否專業有效,並適時給予指導修正。聽者從其演講中不僅認知目前人工智慧化(AI)的重要性,更對於後續科學發展的方向有著清楚的認識。
第3項目「透視海底一二三」由國海院陳麗雯副研究員主講,陳副研究員就海底環境資源調查技術進行分析,並探討我國海域礦藏資源之現況與潛在災害風險,以作為海洋政策規劃依據,期透過研究能量以發揮臺灣得天獨厚的海洋潛力,朝藍色國土永續發展之目標邁進。
第4項目「離岸風能大數據產業發展與創新應用」邀請到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郭志禹研究員主講,郭研究員提到行政院於105年10月27日通過以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為主的能源發展項目,致力於114年達成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20%的目標,可見綠色能源乃未來發展之趨勢之一,其與團隊以彰化外海福海風場為研究對象,藉由整合發展離岸風能海氣象預報與營運管理平台,以協助離岸風電達到成本降低與發電效益最大化,可說是對於綠色能源發展有極大助益。
國海院陳建宏副院長表示:國海院執行我國海域水文、生態、底質及地形基礎調查,精進海洋觀測能量,充實區域性資料,並結合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的應用,以提供臺灣海洋科技前瞻研究與海洋事務發展、長期海洋變遷監測、海域安全救難、防災及救災等應用。
活動受各界矚目,現場來賓有來自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海軍大氣海洋局、海軍技術學校、海軍軍官學校、國立中山大學、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台灣海洋科技中心、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等產官學機構及研究單位。現場聽眾藉由講者目前的研究成果及未來展望,可深刻理解現今我國海洋資料收集及應用發展及利用大數據資料搜集分析解決海洋問題,並利用蒐集數計預測未來趨勢引導後慮發展的重要性。
海洋資源
第三季鯨豚及海龜擱淺報告 海龜救援72件創五年新高
海洋保育署昨(21日)公布第三季鯨豚及海龜擱淺報告,今年7月到9月,全台鯨豚通報案件共15隻,海龜通報案件72隻,與過去5年第3季資料相比,今年通報數量並未增加;但海龜擱淺通報案件數量為近5年最高,海保署表示,是因為8月屏東發生的24隻迷途小海龜救援所致。
根據報告,第3季鯨豚通報數量為15隻,包含13隻死亡個體及2隻活體。通報數量前3名縣市為金門縣(5隻)、連江縣(2隻)及苗栗縣(2隻),而通報種類以露脊鼠海豚(6隻)最多;海龜總通報數量72隻,為近5年最高。通報數量前5名為屏東縣(33隻)、澎湖縣(9隻)、台東縣(9隻)、新北市(8隻)及基隆市(4隻),通報種類以綠蠵龜(63隻)最多。
海保署新聞稿提到,每年第三季救援擱淺案件數量,通常是一年當中最少的,但8月9日晚上,墾丁地區飯店範圍內出現疑似誤判方向的迷途小綠蠵龜,接到通報後,海保署立即啟動救援機制。
經過海保救援網(MARN)海生館團隊逐一拍照、測量體重及紀錄體長後,確認這24隻小海龜活力良好,全數於當天深夜安全釋回大海。為了避免再度出現迷途小海龜,飯店當晚立即允諾將向海岸的大型投射燈關閉至海龜產卵孵化季節結束。
海保署提醒,海龜產卵孵化時間為晚間8點至清晨5點,在這期間民眾不應進入產卵沙灘,除此之外也要維持沙灘黑暗,避免人為光源影響海龜上岸產卵意願,或干擾小海龜爬向大海。在離開沙灘時,也要將沙灘恢復原狀,不應留下大坑洞或障礙物。
另外報告也提到,7月16日在台南七股意外發現了一隻受困於廢棄漁網中的玳瑁海龜,海保救援網團隊先將纏繞海龜身上的的漁網移除,以濕布覆蓋保持海龜體表濕潤,後送海生館收容中心進行醫療照護。
這隻玳瑁剛進入收容中心時,獸醫師判定牠有貧血、捕捉性肌肉損傷、關節炎和營養缺乏等症狀,同時頸部和四肢也有受到廢棄網聚纏繞所造成的明顯傷口。
經海保救援網2個月細心照顧,這隻玳瑁血液檢查值已經恢復到正常範圍,四肢和頸部的纏繞傷口恢復狀況良好,海保署將安排後續野放,讓該隻海龜重回大海。
海保署提醒,為了自身以及動物的安全,勿在沒有專業指導下,任意處置擱淺的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例如鯨豚擱淺於岸上後,常有肌肉損傷與游泳能力下降等問題,導致無法在海中正常漂浮與游動,任意強行將動物推回海中,反而會讓動物反覆嗆水,最後導致死亡。
擱淺報告提到,這個反覆嗆水的過程對動物而言,是非常痛苦的,也不符合動物福利,因此遇到擱淺或是需要救援的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應撥打海巡「118」專線或通知所在縣市海洋保育主管單位,並盡可能提供詳細地點、時間及敘述動物狀況,才能讓海保救援網(MARN)專業團隊能在最短時間內前往救援。
海洋產業
港務公司發展4大離岸風電主軸 台中港是風電作業母港
台灣港務公司近年來持續配合政府政策,規劃4大離岸風電主軸,包括「風機預組裝基地」、「國產化專區」、「港勤運維」、「人才培訓」;台中港經行政院核定為風電作業母港,在風機預組裝基地方面,提供2、5A、5B、36等重件碼頭及相關土地;5A碼頭目前正由台電示範風場使用中,5B碼頭由允能風場使用中。
台灣港務公司表示,風電國產化方面,台中港建置106重件碼頭供零組件進出口使用,並規畫工業專業區(Ⅱ)作為風機零組件國產化專區,目前該產業專區已進駐永冠進行輪轂製造、天力負責葉片製造、世紀樺欣從事塔筒與轉接段製造等、西門子歌美颯以機艙組裝工程為主,再搭配台北港S09碼頭及後線土地、高雄港、興達港做水下結構的本土廠商,台灣整個的風電製造能力及供應鏈,從海面上的風機、到海面下的基礎,逐步培養起來。
港勤運維方面,台中港提供陸上運維基地及海上船舶運輸服務,布袋港提供用地供允能風場進駐承租船席及相關倉儲設備;在風電訓練方面,台灣風能訓練公司(TIWTC),在台中港設置風電訓練中心,台灣風能訓練公司取得GWO認證,為國內唯一開辦基礎技術訓練課程(BTT)之訓練中心,GWO基礎安全訓練課程(BST)今年已辦訓50梯次,發證超過2000張。
台灣港務公司朝多角化經營方向邁進,因應風機零組件屬於「超長、超寬、超重」之物件,為符合零組件於港口內運輸物流之需求,台灣港務公司將成立「台灣港務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離岸風機零、組件大部件陸上吊裝及運輸作業等服務。
打造全球首艘台籍離岸風電運維船 兆豐銀主辦聯貸力挺
台灣發展綠能將邁入新的里程碑,為支持離岸風電產業,打造全球第一艘台灣自己的離岸風電運維船,兆豐金控(2886)旗下兆豐銀行統籌主辦並擔任管理銀行的大三商航運(股)公司12年期台幣12.88億元聯合授信案,成功籌組。
大三商航運為大統海運股份有限公司和日本商船三井株式會社(Mitsui O.S.K. Lines, Ltd)成立的合資公司, 著眼於台灣離岸風機營運維護業務商機,營業項目為離岸風場運維人員提供運輸服務。大三商航運已與全球離岸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簽訂15年船舶租約,負責為「大彰化離岸風場」量身打造全球第一艘台灣籍運維作業船(Service operation vessel, SOV),本項租約為台灣市場及亞太地區客製化運維作業船建造首例,採用先進科技提升離岸風場運維效率和人員安全,確保「大彰化離岸風場」擁有世界級運維品質及最佳營運效能。
兆豐銀行向來力挺政府潔淨能源政策,亦支持離岸風電週邊產業,本聯合授信案將提供大三商航運購置離岸風電運維作業船所需資金及開立履約保證金保證函予承租人-沃旭能源,除由兆豐銀行擔任統籌主辦暨管理銀行外,另邀集上海商銀參與,並以新臺幣12.88億元簽約圓滿達成。
東元推九溝馬達助養殖漁業節電 使用壽命更長
關心台灣各地的優質農漁特產,黃茂雄不遺餘力,多次帶領東元團隊走訪南台灣,深入了解農漁民的需求,黃茂雄發現,不少養殖漁業水車組仍然使用耗電量高的IE1馬達,使用壽命也相當短。
雖然在政府補助下,部分已轉換成節能馬達,惟因一般廠商未能在產品設計時考慮養殖使用條件,因此,馬達的使用壽命相當短,造成養殖漁戶困擾。
東元自主研發的「九溝馬達」為水車增氧設備專用,關鍵部組所採用的不銹鋼材質,抗候、抗蝕能力佳,可讓馬達使用壽命更長,購置成本可於半年至一年回本。
根據統計,台灣水產養殖業至少有1百萬台增氧機,若全數從IE1馬達升級成IE3高效率馬達,一年可節省50萬噸的碳排放量,相當於1272座大安森林公園碳吸收量。